Interior

346

第60屆米蘭國際家具展 S.Project與SaloneSatellite衛星展

photo credits Diego Ravier S.Project是一個專注於設計產品和室內設計、裝修技術解決方案的展覽,從室內到室外的家具、飾面、照明、健康產品和紡織品等涵蓋多種層面,今年展會強調:創新、工藝傳承、尊重環境,專注於設計與環境轉變之間的關係。  photo credits Diego Ravier 將室內美學無縫融入室外空間;廚房展現社交機能,透過開放式設計模糊空間定義;衛浴則更具衛生與安全責任。創新的建材與飾面、用科技營造情感與氛圍的燈飾照明、可持續發展的家具,最後,家飾不再只是空間的配角,而是成為品味與文化本質的宣示者,皆是展會探討的方向與議 題。S.Project不單是一個展會,更是一個讓人們反思「設計」的平台。  photo credits Diego Ravier 邁入第23屆的衛星展(SaloneSatellite)則邀請超過600名35歲以下的新銳設計師參展,今年的主題是:Designing for our future selves,思考關 於自主性、舒適性、運動性、可用性、互動性和安全性的「包容性」設計。  「Mattiazzi」FILO單椅由法國兄弟檔Ronan & Erwan Bouroullec設計,採用FSC認證實心櫸木,以減少木材原料不 必要的消耗為結構設計;椅面和椅背取材自可再生資源且抗拉性、延展性強的 PLA,交錯羅列的結構線條不僅為視覺構圖延伸出層次感,也能更加貼合著使用者身型,是一張兼具舒適感並符合個人體態的單椅。( 居雅堂 )  「Natuzzi Italia」以南義普莉亞大區的風土人文為的靈感來源,將可再生的材料和永續的設計相結合,創造出圓潤柔和的Adam沙發。使用木質底座和Ecolympha by Olmo聚胺脂填充,整張沙發完全由天然和生物相容的材料製成,在視覺與體感的舒適度上成就了未來家具的新典範。 (華泓國際)  「Wittmann」以世界上最美麗迷人的旅遊景點—美洲加勒比海中的Antilles為這款桌子命名。Antilles Dining Table的彩色大理石橢圓桌面是其最吸睛的特色,餐桌、邊桌各式大小相互排列,從而形成非常特別的桌面景觀,讓人彷彿置身於白沙沙灘、棕櫚樹、熱帶水果、珊瑚礁等夢幻般 的場景之中。(D&L 丹意信實集團)  「波蘭 SITS」Hugo金屬腳沙發在俐落線條中飽含著最舒適的乘坐體驗。坐臥的瞬間像是層層柔白的棉花將你包覆在其中,豐厚的背靠與扶手滿足使用者對沙發的憧憬與理想,蓬鬆柔軟的觸感與視覺的俐落線條,形成極大的反差感,卻予人驚喜並留下印象。(夏馬城市生活)  由夫妻Ludovica+Roberto Palomba設計的「Zanotta」Pianoalto,沙發底部採用了往內收攏的手法,呈現出猶如漂浮在海洋中的島嶼,營造沉穩中帶有輕盈的視覺氛圍。座墊和背墊使用Dacron 獨家專利纖維、聚氨酯和鵝絨製成,表層的布藝和皮革可以自主拆卸,展現舒適與柔軟的極致享受。(朕璽國際 Zx Living)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第60屆米蘭國際家具展 可持續發展的設計

Interior 346

photo credits Alessandro Russotti 第60屆米蘭國際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Milano)於6月7日至12日在米蘭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以「從『新』開始, 放眼未來」為口號,除了展現設計的品質、創新與美,今年尤其特別關注「可持續發展」議題。  photo credits Andrea Mariani 本屆趨勢可見家具回歸經典風格、尋求自然純淨和輕盈的特性,皆是對傳統工藝的推崇;設計更加注重敘事與品牌價值, 使得人與空間得以藉由物品產生共鳴;廚房作為人、時間與情感的重要生活空間,透過開放來表達當代生活的多功能性;衛浴則專注於水資源與環保材料的使用。  photo credits Alessandro Russotti 今年的展會包括米蘭國際家具展、國際家飾展、Workplace3.0辦公家具雙年展、兩年一次的EuroCucina國際廚房家具展、FTK國際廚房家具展和國際衛浴展以及第2屆S.Project展、第23屆衛星展(SaloneSatellite),共8個主要展區、2173家品牌廠商參展。在經歷了新冠疫情後,米蘭國際家具展希望能展望未來、銘記其悠久歷史,並將可持續性和環境意識融入家具生產之中。 今年米蘭設計展展出「B&B Italia」與Stella McCartney首次合作的限定版Le Bambole扶手椅。以蘑菇森林(Fungi Forest)手繪圖案為設計元素,將生意盎然的蘑菇植物紋路搭配絢麗的勃根地紅色裝點飾面,為紀念50週年的全新改版,整體採用可回收循環再利用的材料製成,呼應永續發展的理念與價值。(栢悅國際) Iskos-Berlin於2014年推出的Fiber Chair一直是「Muuto」人氣熱銷款。2022年的新設計更強調環保材質與舒適坐感,座椅的合成塑料至少有80%是可回收材質,而木質部分則採用FSC認證木材;延續原有的簡約流線造型、環抱曲線和創新的木纖材質,在設計和舒適度間取得完美平衡。(居雅堂) 「Rolf Benz」的50週年紀念款沙發Rolf Benz 50蘊含著Made in Germany的地域性及環保理念。沙發經過四道襯料填充的繁複工序,採用全新技術,讓座椅能隨使用者的高度與重量調整至最舒適的位置;搭配當地黑森林區的櫸木製成的框架以及品牌傲人的車縫工藝,讓Rolf Benz 50融合了舒適、功能,並展現多種組合變化。(D&L丹意信實集團) 秉持傳承信念的「Walter Knoll」認為,家具應可以跨越年代,傳承給下一代使用。Living Landscape 755沙發主張「以360度的視角生活」藉由沙發擺放的方向擴大視野,只要輕輕一推即可呈現不同的方位和面向;實木木框搭配柔軟內飾座墊,提供舒適與深度的坐感體驗。(朕璽國際Zx Living) 由德國設計新星Sebastian Herkner設計的119椅,選用曲木和藤編的天然材料搭配寬大圓潤、微傾斜的椅身,是一款經典的「THONET」作品。今年米蘭設計展上首度發佈了織品應用於119椅的精彩新品,結合高光塗層與自然材質不同的色彩表現,讓經歷了新冠疫情後的世界,有更為明亮的期待。(楠弘集團)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新世代豪宅尺度 超稀有6米挑高類別墅空間 共居、獨享皆自在

Interior 345

疫情期間,「社交距離」守護彼此健康,後疫情時代,我們更該認識「家族距離」。「家族」在日文中為「家人」之意,隨著青壯年或小家庭和熟齡父母同住的比例增加,如何在生活上相互扶持,又能保持距離不過度干涉彼此,讓「二世帶住宅」於焉誕生。 透過住宅空間設計,祖孫三代既有交集,又保有獨立生活空間,不但成為日本的重要趨勢,也深受臺灣注目。但臺灣多為社區大樓型態,要如何才能達到接近「二世帶住宅」的理想狀態呢?拉開空間尺度,將是最佳解方。 打開空間可能 包容世代愛與差異 在挑高6米的居住空間中,透過分層規劃雙主臥,打造類別墅環境,使三代人共居也能擁有「剛剛好」的距離,正因為有足夠空間尊重、包容彼此生活習慣的差異,減少磨擦,家人間的關係才能更緊密。 分層設計兼顧氣派公共空間和私密自用空間,也讓祖孫三代各擁一片天地 拉開窗簾,私人庭園的綠意映入主臥空間,隱私不打折扣 沉穩悠閒日式風格讓心慢下腳步,是生活品味更是生活哲學 父母閒坐沏茶談天,孩子與寵物蹦跳打滾,是三代共居最美風景 主臥是睡眠休息空間,也可能是工作空間,挑高視野舒展一日身心 居家辦公趨勢增 打造理想SOHO宅 後疫情時代的另一特徵,就是居家辦公形態被越來越多企業接受,隨著在家時間拉長,如何區隔生活和工作空間成為規劃空間的新視角。透過在6米挑高空間中進行分層設計,一層生活空間、一層工作室的理想SOHO宅化做現實。 挑高的樓中樓空間可打造SOHO功能、職住分層,讓事業生活一間二顧 再加上戶外私人庭園空間在窗外連成一片綠景,不出門也能被寬闊的室內空間和保有隱私的庭園景觀療癒。誰說居家辦公是宅在家?這個家跟其它地方可「大大」不一樣! 在大台北地區與家人親友獨享私人庭園不是夢 國外令人嚮往的BBQ交流會,現在即刻實現   三千坪生態濕地是最千金難買的「好鄰居」 不同的格局規畫滿足各類居住想像,相同的是,都能在此找到新幸福。 日勝幸福站 發現之旅 「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尋找新風景,而是擁有新眼光。」 ──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接待中心:新北市板橋區合安一路81號 電話:02-82752233

​書房設計 多元化的現代書房

Interior 345

不同於以往,書房不再是人們只能正襟危坐的莊嚴之地,作為學習、辦公場域的延伸,同時也是家庭環境的一部分,書房同樣需要富有生活氣息,並與其他居家場域融為一體。不管是傳統的書桌椅、辦公設備、龐大的書櫃、照明的檯燈;或是舒適的單椅、充滿情調的立燈、可移動的收納推車等,只要書房規劃符合主人的使用需求,即是一個好的書房設計。  以胡桃木為架構打造的「Armani Casa」MUSA書架,選用自然界中最迷人的飽和綠色皮革覆蓋層架,綠與木的相互搭配,展現出濃厚的東方氣息,帶出一種低調奢華的優雅質感。亦可將書架多個擺放,創造趣味變化。(D&L 丹意信實集團)  Asia TA 是一個創新設計,其燈光既是 光源也是裝飾,體現「Contardi」融合先 進技術和創意設計的精神。以簡單乾淨和 線性為特徵的 Asia 系列,燈罩造型獨特、 個性鮮明,靈感是來自稻草人的尖頂帽, 搭配面料、玻璃和金屬等多種異材質,組合成獨特外型。(易雅居)  丹麥「Normann Copenhagen」Allez是設計師Simon Legald繼暢銷椅款Form Chair的最新力作。僅有3.8kg的輕巧重量,讓女性也可以輕易搬移,座面提供基本塑料、藤編以及座墊三種版本,搭配橡木實木椅腳,更顯北歐溫暖自然的居家風情。(Luxury Life)  「Wittmann」Melange休閒椅清晰的線條,透過完美手工縫製的皮革滾邊突顯出來,採用簡約的設計語彙將整個系列的核心整齊地包裹起來,外觀輕盈、帶有精緻細節又極致美觀,被譽為設計界的藝術品一點也不為過。(D&L 丹意信實集團)  「Fredericia」以符合人體工學的有機線條作為出發,創造了許多符合使用需求同時兼具設計美感的作品。Eyes系列的桌椅就是兼具機能與美學概念的體現,Eyes單椅在提供舒適坐感之餘,兩顆皮質鈕扣更如一雙靈活逗趣的眼睛,讓人不自覺地感染到歡愉氛圍。(D&L 丹意信實集團)  「Artisan」Latus系列的木頭紋理清晰、木色溫潤,細膩之處能感受到工匠的用心,讓人不自覺地想要去觸摸並感受它們所帶來的溫度;親切溫和的色調、邊角和桌椅腳的柔和曲線,營造出視覺輕盈的寧靜感,彷彿能夠療癒每個人的心。(朕璽國際 Zx Living)  「丹麥 Sketch」Author北歐寧靜生活書桌讓使用者能自在的沉浸於自己的時刻,傾心投注在每一件事務上。考量現代人大多使用筆電辦公,這款書桌的尺寸提供舒適又不佔空間的工作區域,加上北歐風格的舒適感,讓在家工作也能有窩心感受。(夏馬城市生活)  「Louis Poulsen」AJ桌燈 / 立燈是設計師Arne Jacobsen於1957年為哥本哈根的SAS Royal Hotel所設計。AJ系列的特色在於其燈頭部分不對稱式的設計風格,燈罩部分可上下調整投射角度;燈座之處鏤空的圓孔,原先設計是留給煙灰缸的置放,獨到的設計巧思與美感,讓其雋永且不退流行。(居雅堂 JYT Design)  「Poltrona Frau」TURNER旋轉書櫃誕生於1963年, 是由義大利天才建築師兼設計師Gianfranco Frattin所設計,其靈感來自放在房間中央的經典英倫書櫃,總能把「最愛的典藏書籍」放在手邊的前衛理念而生;不僅能隨意創造出不同的組合,設計造型更是歷久彌新。 (禹臣實業)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 

​書房設計 書房文化:雅氣、雅趣、雅境

Interior 345

不管古或今,書房並無制式的形式與設計。古時,貧者可能僅有一席一室,豪門貴族則會蓋房築樓;而現今,人們會依照住宅的大小與格局,來規劃書房的尺度與機能。清代學者李漁在《閒情偶寄》寫到:「書房之壁,最宜瀟灑,欲其瀟灑,切忌油漆」,對於書房的裝飾應「宜簡不宜繁」並力求「高雅絕俗之趣」。書房的佈置不在於精緻或是華麗,而是在於表達主人內心的情趣與思緒,展現雅氣、雅趣與雅境意象。  當4片沃克板與8顆P木釦90度結合後,就可以組成一個「沃克板 +P木釦」CUBE立方體。將抗彎曲性、載重性佳且經由有機染料透心著色的沃克板與韌性、承重度如金屬般的P木釦相互搭配, 創造出簡單而創新、能輕易組裝拆解的高靈活收納櫃體。(中崧經貿)  義大利藝術才子Carlo Mollino設計的「Zanotta」Cavour辦公桌,打破我們對於辦公桌的方正刻板印象。流線型的桌腳能感受到他追求速度的熱情,而不對稱的結構則透過桌面和抽屜取得平衡,他的設計勾勒出不受框架的線條感,將不拘束的藝術帶入生活之中。(朕璽國際 Zx Living)  由比利時著名設計師Michael Verheyden設計的「CTO」Heron立燈,特別選用黃銅光澤來體現當代頂級工藝的金屬質地,塑造出一種安靜平和的力量;燈頭和支幹結構的微幅不對稱,反而讓人將焦點集中於它平衡的簡約輪廓上,並為之著迷。 (D&L 丹意信實集團)  丹麥「Menu」Carrie是一款簡約現代、富有斯堪地納維亞色彩,以及科技感的輕巧移動式燈飾作品。像是提籃造型也如同一盞現代的航海油燈,結合新時代的LED燈飾科技以及 USB 充電配置,讓使用者可以自在移動,成為居家的萬用桌燈新選擇。 (Luxury Life)  德國精品燈具「Occhio」將前所未有的照明體驗帶入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表現一種燈光文化的新主張。結合設計、照明質量以及獨特的使用樂趣,創造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並藉雙面發光頭的3D靈活性,讓燈飾可以根據桌子高度完美調節。 (誠繹國際)  「Poliform」Home Hotel選擇能傳達自然概念的實木材質製成,黑色的榆木表露一種沉穩視感。桌子整體的結構是透過榫接的方式組合而成,特意選用原始工法與略帶東方氣息的元素,希望讓室內空間也能渲染出自然的書香氛圍。(弘第 HOME DELUXE)  「Calligaris」Biblio寫字桌採用時尚的金屬結構為框架,搭配亮色皮革隔板,同時具備實用的收納抽屜和電器的線路孔洞,整體造型優雅且輕巧不占空間,型能兼具的設計是適應未來Smart Working、居家辦公最舒適且完美的書桌選擇。(科葳國際)  「Flexform」Joyce扶手椅含蓄的輪廓,恰如其分地在設計感與經典之間,取得完美平衡。獨特的金屬結構不僅堅韌地支撐著座椅,還形成了一個有趣的設計視角;環繞曲線並以金屬和印花聚氨酯製成外部輪廓的扶手椅,搭配經過不同飾面處理的鋼材底座,讓其成為空間中最優雅的焦點。 (D&L 丹意信實集團)  「USM」的Haller系列早已成為高質量的模塊化和永恆設計的代名詞。「USM」的模塊化系統提供使用者無限的可能性,不管是辦公室的文件收納、辦公桌、書房內的書架書櫃,抑或是居家展示層架,「USM」可依據個人需求與風格,制定屬於你的理想空間。(瑞歐)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 

​書房設計 雅士的書齋

Interior 345

在古代,書房稱作「書齋」,不同於現代的複合式機能,是專門提供人們閱讀、書畫、寫字的場所,也是文人雅士家中不可或缺的空間。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說到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代表了古代文人對於書房的態度。  古人對於書房的重視,可從他們會為自己的書房取名而知。人們有別號,書齋則有齋號,常以齋、堂、屋、居、室、庵、館、廬、軒、園、亭、洞等來命名。蒲松齡的「聊齋」、杜甫的「浣花草堂」、司馬光的「讀書堂」、陸游的「老學庵」、張岱的「不二齋」、袁枚的「小倉山房」等,皆是歷史上富有盛名的書齋。  由Patrick Norgue設計的「Natuzzi Italia」Inu桌、Nanà椅以及Node隔音屏展現了一種全新、多用途的設計精神。由FENIX製作的桌面,能自我修復輕微刮痕;隱藏式的線槽完美平衡了美學與機能;活動式 Node隔音屏,則創造獨立空間,靈活轉換居家與工作,展現新的生活方式。(華泓國際)  「Rolf Benz」594主人椅帶有柔和且溫婉的曲線,椅背的獨特設計如同一個溫暖的擁抱,給予乘坐者十足的安全感;座椅的包覆方式看似十分隨意,實則經過精心設計,呈現帶有自然皺摺的效果,此外,還提供多種椅腳與材質選擇,可依居家風格隨心搭配。 (D&L 丹意信實集團)  設計師Mauro Lipparini深受日本地區植物的啟發,透過「Walter Knoll」Onsa 主人椅,重新詮釋日本美學。Onsa的座椅扶手設計如花瓣包覆著椅背,當往後傾斜時,座椅猶如晨間的鬱金香般盛放,再搭配乾淨利落的線條與特殊內襯材質營造立體視覺感,營造高端質感氛圍。 (朕璽國際 Zx Living)  義大利「B-Line」Boby是以實用的生活文件收納推車為基礎概念,再輔以多種變化、與不同的收納尺寸,呈現出近乎能滿足全方位機能的收納作品。抽屜使用防滑紋輔以突起的按勾,讓使用者能輕鬆取用;並搭配迴力機制,讓闔起時能整齊劃一的歸入方格內。(Luxury Life)  「Muuto」Flow Trolley流動推車由粉末塗層鋼製成,浮雕凹槽的金屬壓花托盤,與纖細的空氣感框架,呈現現代輕巧的外觀。可方便移動的多功能儲物設計,提供強大的機動性,實用穩固又型能兼具,是一 款簡單卻永恆的作品。(居雅堂 JYT Design)  「Furninova – S.O.U.L」延續北歐瑞典的設計風格,打造出極簡乾淨的Malcolm Writing Desk。Malcolm Writing Desk桌面選用HPL與MDF 材質,防水且耐用,搭配實木的白蠟木桌腳,簡單俐落的設計,展現沉穩現代風格。(羅奇尼 Rokinii)  「Alivar」Scribe是一款木製的質感設計家具,提供橡木或是胡桃木兩種材質選擇,桌子表面覆蓋上光滑的皮革軟墊,整座造型介於書桌與化妝台之間的微妙設計,讓Scribe不管是放置在書房抑或是臥室中,都能輕鬆融入居家場域。(D&L 丹意信實集團)  「SEEDDESIGN」OLO以新世代符碼概念,巧用雙向出光的鏤空燈罩翻新人們對燈具的想像,在光的領域注入新浪潮。桌燈維持OLO系列一貫的簡約線條,以純粹的設計語彙呈現自然優雅的姿態,高演色的舒適燈光,搭配可翻轉燈罩和觸碰式調光,提供適度的光照與氛圍營造。 (喜的燈飾)  「Artemide」Tolomeo系列燈具,運用現代手法來改良傳統,使用輕巧的鋁材取代傳統鋼製載重架,搭配鋼纜和霧面燈罩,簡約俐落的外觀,巧妙地將電線隱藏;可大範圍移動的燈臂,能依需求來調整光源的高度靈巧性,為空間創造核心光源,精心鋪陳美好的閱讀時光。 (D&L 丹意信實集團)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 

動靜皆宜的多功能場域 書房設計

Interior 345

「閱讀是與自我的一種對話方式」不同於睡眠休憩的臥室、飲食的餐廳或是料理的廚房,具備多功能用途的書房,是家中一座不可或缺的獨特場域。  在重視空間複合功能的趨勢下,書房用途已不再單一,形式、配備更加多樣化,提高彈性運用的可能,是閱讀之地,是私人工作站,是遊戲空間,也是臨時客房。現代的書房設計,除了保留彈性伸縮的設計,因應居家辦公的盛行,更需要打造成能讓人專注辦公的場域。  義大利「Flos」Kelvin是Antonio Citterio和Toan Nguyeny在2009年推出的作品,是一款以極簡LED為主的現代檯燈。鋁金屬紮實的底座,搭配懸臂機制與旋轉燈頭,不僅可以帶來多角度的光源,還可以自由切換兩種色溫或是多段亮度調整,以符合使用需求。 (Luxury Life)  金屬結構框出方正的「Cattelan Italia」Nautilus書櫃,櫃中的每個隔板皆能配合想要置放的物品,隨心調整成不同的角度;仔細端睨會發現, 每片隔板都帶有些許微彎的造型,讓其在光源下能展現出不同的深淺變化,增添視覺趣味。(弘第 HOME DELUXE)  「Saba」Leyva系列書架由鐵製結構組成,以焊接管狀鐵件設計出一個簡約俐落的格子書櫃,其細膩的小巧輪廓營造出輕盈感;大小不一的格架能因應各種物體的擺放,無論是壁掛式還是獨立式,Leyva系列書架都能輕鬆融入各式書房空間。(朕璽國際 Zx Living)  「THONET」的設計團隊從經典的鋼管家具系列中汲取靈感,打造出帶有精細設計的S1200辦公桌。微微傾斜的設計讓S1200即使在狹窄的空間中也能穩固站立,桌面下方的橫桿提供雙腳舒適擺放的位置,而為了保持井井有條的視覺,還提供多款植絨金屬配件可以選購。(楠弘)  設計師Harry Bertoia曾說:仔細近看我的作品,會發現主要材料其實是空氣,你可以從中感受到空間的穿透與流動。「Knoll」鑽石椅分為兩個不同的結構,金屬的絲線以有機的弧線彎曲編織成一張椅身,底部的拋光椅腳則像是戒指的台座,支撐著空氣中的透明鑽石。(D&L 丹意信實集團)   一張兼具多功能的桌子,已是後疫情時代每個家庭必要的配置。「Kristalia」be-Easy的桌面採用Fenix-NTM奈米專利材質,具有抗菌、抗污、低度反光、刮傷熱修復機制等特性,極細分子結構組成的霧面效果,造就其獨特觸感與優雅外型。(居雅堂 JYT Design)  「Giorgetti」TENET產品的設計融合了數百年的傳統、工藝和對原材料選擇的關注與重視。整體框架採用楓木飾面,桌面與抽屜內部覆蓋馬鞍皮革,金屬部件則塗上青銅色;兩側對置的隔板桌腳抑或是單邊桌腳搭配抽屜櫃的雙版本設計,讓其更加貼近使用者需求。(易雅居)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 

一種馬毛多變巧思與你的需求更貼近── 繆思伯格Moosburger

Interior 344

從報紙到電視廣告、從傳單到社群網站,宣傳媒介推陳出新的腳步愈加快速,讓廣告主疲於奔命,但在眼花繚亂中,口碑宣傳卻始終佔有一席之地,尤其非明星藝人的一般使用者分享更具說服力。不過,繆思伯格竟能讓近10組使用者願意從各地奔波至台北,只為在專櫃開幕式上分享心得,其魅力究竟從何而來? Moosburger 總代理詩蘭慕國際林佳美經理   搭建橋樑通往更舒適的睡眠   繆思伯格在台灣發展四年多,已成為人們親近馬毛產品的指標品牌,雖然亞洲地區對馬毛的認識尚不如歐洲普及,但在繆思伯格和使用者的齊力推廣下,從世界脊椎日到高爾夫比賽、露營活動等,越來越多主辦者邀請繆思伯格到場,透過講座與產品分享讓更多人了解到枕頭對於睡眠的重要性,並首次感受馬毛產品的特殊性。   看見回響持續升溫,繆思伯格決定跨出下一步,在臺北龍頭百貨中設櫃,無需預約,適合從台灣各地前來台北辦公、訪友的消費者抽空一訪,本身也是馬毛大粉絲的林經理表示:「我們希望創造沒有壓力的體驗,隨時試用、隨時購買,只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馬毛產品的好,能享受到未曾有的舒適睡覺體驗。」 馬毛全系列商品   不分年齡他們都是馬毛產品愛用者   馬毛產品到底有多特別,比起品牌自行宣傳,專櫃開幕式上熱情分享的使用者經驗更深入人心。賀家夫婦兩人過去皆有睡眠品質不佳的問題,但卻反映出兩個極端,先生因睡不好縮短睡眠時間,妻子則是拉長睡眠時間,使用了馬毛產品後兩人的睡眠時間竟慢慢趨於一致,讓他們驚喜不已,進而成為馬毛的忠實愛用者,只要繆思伯格推出新品,幾不錯過,而且賀太太強調:「我們買了,就是天天用!」   同樣也有睡眠困擾的劉先生,多年來遍尋不著能夠放鬆安睡的枕頭,一次次失望的經驗讓他難以相信寢具廠商的宣傳,直到陪朋友挑選寢具時第一次認識馬毛枕頭,透氣且支撐力十足的體驗讓他一用傾心,且不藏私地購買馬毛旅行枕作為尾牙抽獎贈品,希望越來越多人親身感受馬毛的好。   另一方面,青壯年除了重視自身的睡眠品質,也在意年長的父母是否睡得舒適,尤其台灣逐步走向與病毒共存,良好的睡眠成為提升免疫力的關鍵。莊小姐的第一顆馬毛枕就是買給頭部曾開過刀的母親,恆溫吸濕且容易翻身,不易因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導致身體疼痛,當然,其後莊小姐也成為了馬毛枕的愛用者。 馬毛側睡枕 疫情在家時間增更體會馬毛的好   這兩年來,人們因為疫情有了更多在家工作、休息的時間,繆思伯格的馬毛產品更加受到歡迎,去年奧地利原廠甚至連聖誕節期間都在為全球使用者趕工,能有如此成果是繆思伯格一步步開拓出的成果。原廠回憶起42年前馬毛側睡A枕甫上市,「看起來外型是如此奇特,以至於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但現在我們在全球擁有成千上萬名忠實客戶和粉絲。」   矯正坐墊 今日,繆思伯格與台灣擦出全新火花,由林經理彙整使用者經驗後,提出各種新產品構想,再由原廠付諸實踐,四年多來誕生出旅行枕、矯正座墊、媽媽月亮枕、圓柱抱枕、三角大靠枕等讓市場耳目一新的馬毛產品,受到愛用者們熱情支持,讓原廠大讚臺灣對馬毛產品的創意和熱忱,推動他們做出了更多嘗試與突破。 馬毛圓柱枕   林經理認為她的初衷十分單純,「歐洲對馬毛產品已相當熟悉,但亞洲還有很多人不瞭解,透過多樣化的馬毛產品,不但讓消費者更有機會成為使用者,再成為愛用者,原本的愛用者也會期待更多新的馬毛產品進入生活,在台灣與原廠協力下,繼續挖掘馬毛的可能性。」   對於繆思伯格在台灣開設首個百貨專櫃,原廠也樂觀期許台灣市場的發展,「市場總是在變化,因此為變化做好準備並成為引領市場前進的決定性角色非常重要。未來,我們一起並肩合作,期待我們能打造出更多優良產品提升睡眠品質。」 Moosburger奧地利手工馬毛 資料及圖片提供」詩蘭慕國際  採訪」Yueh-han Yang    

與你共度居家好時光 Honeywell

Interior 344

「a blessing in disguise福隱禍中」,是許多人兩年多來疫情生活的體悟,病毒讓人心惶惶不安、經濟嚴重受挫,但人們也更感受到相互支持感恩的可貴,以及「家」的重要性。居家辦公模式興起、小孩在家線上學習,隨著在家時間越來越長,各種舒適與否的細節都被放大檢視,與屋主們密切接觸的室內設計師深有所感。 舒適空間 從舒適空氣環境開始 張馨室內設計總監張馨回顧兩年多來的趨勢,「疫情之後,居住者比以往更加重視房子的舒適度,尤其是改善空氣品質和濕度這兩方面,詢問度大增。」面對需求,張馨早有準備。 「十多年前搬到林口後,就發現除濕的重要性,加上空氣汙染問題日益嚴峻,對空氣濾淨的標準也要向上提升」,在全戶式設備尚不普遍被認識的年代,張馨勤做功課,為自己的大樓住家裝設吊隱式除濕設備,不但有效減輕過敏、發霉等問題,更不須費時費力倒除除濕機中的廢水。 用好設備為好生活打底 然而,對設計者來說,吊隱式除濕設備因每個空間都需要一臺主機,導致天花板必須開設多個維修孔,且燈具和家具也要配合移位,帶來許多難題,得知一對多全戶式設備後,其美觀與便利性也成為我推薦給屋主的原因。。」 尤其近年來,全熱交換機逐漸成為新建案的標準配備,民眾對全戶式設備更加熟悉,當張馨向屋主介紹全戶式空氣清淨機和除濕機時,接受度更高,「我會告訴屋主,正因為預算有限,更要把錢用在刀口上。」 從空氣、除濕、淨水到地暖,全戶式設備一旦裝設,只要勤加保養,就能擁有20、30年以上的舒適生活空間。「美感會隨著時間改變,但嚮往有品質的生活這件事,從小孩到長輩都不會改變。」 只有安心信賴 才能全心推薦 「網路資訊發達室內設計相關內容豐富、資訊逐漸透明化,許多屋主都會事先做功課,而設計師的角色則變成是針對屋主的需求建議適合的設備」,所以張馨設計師堅持,只有自己親自體驗過的商品,才會推薦給屋主。  「這個品牌能走過百年、享譽國際,靠的不只是真正高效、節能的設備,還要加上專業且貼心的在地服務,才能發揮設備的最佳效果。」與瀚頓國際的合作經驗,讓她相信雙方的專業能讓空間真正盡善盡美,「我們還安排了全公司的教育訓練,確保設計師們都瞭解原理和設備細節,就是為了和Honeywell一起打造最理想的室內空間。」   資料及圖片提供」瀚頓國際 、張馨室內設計  撰文」Yueh-han Yang

色彩衛浴 用色彩豐富空間表情

Interior 344

白色予人的純粹與寧靜,有時候低調到讓人遺忘它的存在。當白不再是唯一選擇,你將如何妝點你的衛浴? 黑、灰等無色彩的極簡,高級奢華的金銀配色,活潑俏皮的繽紛七彩,除了視覺跳脫傳統的白色選項,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衛浴設備的表面更以霧面處理,提升質感與觸感。藉由材質的變化、多樣的圖騰線條、繽紛飽和的色彩、隱藏的豐富機能等,透過設計的變化,色彩的點綴,都將重新定義我們對於衛浴的純白印象。  「義大利 agape」Undici Inox不鏽鋼上置盆,薄型倒邊的概念有別於傳統正圓造型所帶來的純粹感,圓潤的設計與304不鏽鋼的選材,巧妙激盪出鋼與柔的視覺表現,加上深古銅毛絲面的多樣色彩,為空間豐富語彙,將古典、工業、現代三者元素和諧融合並具體展現。(嘉品企業)  「INAX」的全自動電腦馬桶在功能以及設計上不斷改進,SATIS G系列更將「INAX」的製陶技術以及對磁磚色澤和質感的堅持推向顛峰;透過精雕細琢的設計、積累的豐富經驗和知識,將啞光色在陶瓷素材上表現得均勻而美麗,打造一個能改變衛浴空間的藝術品。(台灣伊奈)  「THG」Rose系列浴室配件,蘊含了傳奇玻璃製造大師Daum畢生對藝術及美的追求,他發明了一種水晶加工的特殊技術,讓作品可以確保其輪廓的完美規則性。配件上每一朵玫瑰花的姿態,都彷彿是自然地從浴室中生長,讓整個空間充滿了甜美、浪漫和感性的氛圍。(麗舍)  「INDA」秉持著創造力和獨創性,從經典到現代,甚至是前衛風格,都能以迅速的解決方案,響應消費者的需求。帶有義大利的純正風格、精緻工藝與獨特語彙,並專注於研究當代衛浴的流行趨勢,為現代衛浴空間帶來非凡的視覺享受和全新體驗。(三緯)  「Gessi」與西班牙設計藝術家Lázaro RosaViolán共同設計的Venti20為現代生活帶來靈動的質感與不俗的品味。優雅美觀的輪廓和細節與流暢簡約的線條相結合,體現了現代實用藝術品背後所蘊含的卓越美學和技術研究;手柄和基座的精緻細節以及主體的凹槽設計,也巧妙地延續了經典的設計手法與風格。 (弘麗衛浴)  「義大利antrax」將原本平凡無奇、僅強調實用的家用電器,轉變為喧賓奪主的藝術品。極具造型感的電熱毛巾桿提供消費者無須妥協的舒適溫暖,得益於義大利的頂級工藝,並打破傳統框架,持續創造令世人驚艷的實用作品。 (@casa 夢想家)  玫瑰金色是最受女性消費者喜愛的室內裝飾色之一。「innoci」玫瑰金單把落地浴缸龍頭以優雅的曲線為浴室增添一股浪漫氛圍,整體外型線條流暢、時尚簡約,玫瑰金屬色調營造的輕奢風格,能替任何衛浴空間增添恰到好處的韻致和奢華氛圍。(innoci 台灣藝耐)  由英國極簡建築大師John Pawson和荷蘭設計師Piet Boon合作,揉和「荷蘭cocoon」的理念—越簡單,越能發現本質,而創造出的作品。壁出淋浴組透過珍貴天然石材與不鏽鋼金屬之間的碰撞,呈現純一而不染、沒有多餘的裝飾卻依然極具辨識性的獨特樣貌。 (@casa 夢想家)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