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57
義大利建築大師來台分享 以悠閒心靈品味生活中的甜美滋味
美好的話語為我們指引人生,美好的建築則帶我們發現生活。「Dolce far niente.」這句義大利文意為「無所事事、悠閒慢活的甜美」,是一種不捨近求遠、盡情享受當下的生活態度,而由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領軍的ACPV總是在設計中,創造出讓此種「甜美」得以醞釀發酵的舒適空間。 在台中七期核心區接連以宝格、丽格兩作品成就指標建築設計的ACPV,在室內規劃方面亦秉持設計全球寶格麗飯店的一貫精神,強調「無需過多裝飾,所需一項不缺」的原則,無論時間如何變化,使人不知不覺感到放鬆自在的氛圍,永遠迎接每一次回家的腳步。 丽格琥珀色澤的蜂巢格窗創造浸漬糖蜜般的柔軟氛圍,讓人在其中感受來自義大利的Dolce far niente(悠閒慢活的甜美)。 坐落台中七期精華地帶的丽格與宝格,從裡至外經義大利建築大師Antonio Citterio之手賦予絕不褪色的永恆之美。 共享風光 感受幸福 ACPV團隊5月特地來到台灣視察三件應大陸建設之邀設計的建築作品,並分享自身對於設計的思考與實踐。ACPV共同創辦人Patricia Viel以丽格為例,說明事務所如何將「SHARED WELL-BEING」之目標具象化:「丽格的公共空間同時面向綠意和城市,我們不只要讓分享在空間內發生,也讓住戶和城市能共享美好設計。」 以米色和木質為基調的空間內,皆是ACPV精心挑選的家具家飾,機能之外其量體與線條都經過縝密考量,讓「舒適」成為最直覺的體感。創造舒適體感的另一關鍵,是人們不易察覺的燈與光。 與ACPV長年配合、默契絕佳的Metis Lighting,其共同創辦人Marinella Patetta認為:「有建築/空間必須有光,有光才有建築/空間。」光作為設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燈具造型到光線質感都大大左右「舒適感」,「丽格公共空間的天花板設計了如漣漪般的圓型燈具,在保留寬闊感的同時又不失親近感。」 設計與環境的調和,是打造舒適空間的基礎,亦是ACPV不變的堅持。 讓人感到舒適自在的設計,來自對比例與細節的講究,給予感官更多探索空間的可能。 光線是建築與空間的詮釋者,不僅讓設計被看見,更是空間舒適與否的靈魂所在。 首都再升級 國際級美學為台灣領航 除了台中兩件作品,台北的「鐫萃」亦十分受到矚目,這件ACPV在台首座酒店式公寓,展現了改變城市的企圖心,Antonio Citterio期許:「這件作品從內至外,能成為帶動周邊街區設計質感的領航者。」未來,我們將有機會看見第四、第五件大師之作在台灣生根茁壯成眾人追隨的美學新標準。 以大型摺疊門打開室內外界線。(3D模擬示意圖) 戶外泳池以水色與藍天和城市相接。(3D模擬示意圖) 由大陸建設邀請,親至臺灣視察三項設計作品的ACPV + Metis Lighting團隊。 資料與圖片提供」大陸建設 文字編輯」Yueh-han Yang
Interior 357
將科技與工藝完美結合的美國百年衛浴品牌KOHLER邁入150週年,全球以「Come All Creators」展開慶祝活動,特別邀請美國藝術家Daniel Arsham打造150週年創意標識,更攜手四位創作者,推出「週年限量藝術家系列」,展現品牌「不畏顛覆傳統」和「大膽創新」融合一體的精神。 邀請以虛擬廢墟風格聞名的Daniel Arsham創作150週年主視覺。 台北體驗館店透過「過去」、「現在」及「未來」三大時間軸,以「週年限定藝術家系列」、「復刻色衛浴」、「智能未來」及「在地創作者」等七大展區演繹品牌這些年來不斷突破的精神,也展現將與更多創作者共創美好未來的信念! 百年品牌發展史介紹。 KOHLER 150週年盛大舉辦特展。 週年限量藝術家系列 KOHLER自1985年推出藝術家系列品項,至今已與超過100位藝術家合作,今年更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四位當代女性藝術家合作,為Numi 2.0全自動智能馬桶、Brazn面盆和Brazn浴缸設計全新圖騰,推出全球限量150套商品。 Ananda Nahú《熱帶植物》 來自巴西,充滿活力的街頭藝術家Ananda Nahú所創作的《熱帶植物》,展現多元文化主義風格的特色。 《熱帶植物》投影秀 汪紫菱《弦上的世界》 而擅長顏料創新使用的中國新銳藝術家汪紫菱所創作的《弦上的世界》,透過自製顏料改造繪畫創作型態,描繪出具動態的浮動圖像。 《弦上的世界》投影秀。 Pushpa Kumari《阿那亞》 印度藝術家Pushpa Kumari利用錯綜複雜的線條創作出《阿那亞》,重新定義印度傳統文化。 《阿那亞》投影秀。 Elle《緩緩落下》 美國街頭塗鴉藝術家Elle則將她多面視角和代表性拼貼風格,展現於《緩緩落下》,以精緻抽象背景為底,生動呈現花卉圖騰。 《緩緩落下》投影秀。 KOHLER透過這四套藝術家系列衛浴設備,向具有非凡才華和不同背景的女性致敬,也期待能替消費者的日常儀式帶來美感體驗。 工藝與科技結合 頂級智能馬桶Numi 2.0 集結智慧功能及流線設計的黑色方形智能馬桶Numi 2.0更首度在台亮相。Numi2.0為第一座黑色方形設計的智能馬桶,結合了個人化清潔、LED氛圍光源、環繞藍芽音響及網路語音控制,提供智能家居新選擇。亦具備自動開關蓋、烘乾模式、可調式加溫座圈及UV殺菌噴嘴等功能。 智能馬桶Numi 2.0。 復刻色衛浴 重現經典 此外,KOHLER於1927年率先推出充滿活力、色彩繽紛的衛浴產品廣受好評,為慶祝150週年,邀請全球消費者票選出珍藏的經典色彩,最後由靈感來自北方清爽藍綠色泉水的「春意綠」、以及柔粉色調「杏桃色」脫穎而出,並將其復刻重現,在在突顯KOHLER對於藝術工藝創作的堅持,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想像! 春意綠、杏桃色復刻重現。 資料及圖片提供」KOHLER 編輯」陳映蓁
Interior 357
隨著疫情逐步解封,各商圈人潮復甦,飯店、餐廳、店面、商辦等室內外裝潢正值熱潮,根據日商環球訊息GII調查報告指出,全球室內裝潢服務市場規模在今年至2027年間,預測將成長超過340億美元。隨著裝修市場越發熱絡,加上現代人生活步調忙碌緊湊,對建材的選擇更趨向簡單有效率的「簡法」概念,兼顧美觀與實用、施工快速精準、後續保養簡易、一次提供多重安全保護、甚至建材廢料產生多寡等面向,皆是現今建材選擇的多元考量指標。 秉持「科技改善生活」理念的3M,致力研發符合新時代需求的產品,以膠為核心科技,做出符合市場趨勢的建築材料「3M裝飾貼膜系列」,包括室內外裝潢用的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美化玻璃的3M™ FASARA™ 室內裝飾玻璃貼膜、3M™ DICHROIC™炫彩玻璃裝飾貼膜等各系列產品,提供建築與設計專業從業人員以及業主更全面的建材新選擇,並擴展更多設計變化的可能性! 3M辦公室實際展示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設計靈感源自大自然及手工材料之美。 建築材料創新再進化 在3M舉辦的「3M裝飾貼膜.設計師沙龍聚會」中,不僅展示了裝飾貼膜系列新花色和多元應用,更邀請誠砌設計陳文豪總監擔任品牌客座設計師,於會中分享協助連鎖餐飲品牌打造商用空間的設計心法,以及在新建材趨勢下如何挑選最具效益的材料。3M的裝飾貼膜系列中,專為建築裝潢開發的專業科技貼膜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能多元應用在室內空間及建築外牆,簡單並快速地創造高擬真質感,施工過程精準有效率,同時能滿足極為重要的安全性。 致力研發符合新時代需求的產品,以膠為核心科技做出符合市場趨勢的「3M裝飾貼膜系列」。 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除了既有超過千種的多元花色外,更推出了70款擬真新花色,設計靈感源自大自然及手工材料之美。例如,「高階木紋系列」以消光塗層技術的專業低反光效果,呈現接近木頭質感的霧面消光色調,並採高階混壓高品質印刷技術,以達不規則的表面紋理,無須犧牲一棵樹木,即可打造幾乎與天然木頭無異的視覺和觸感;「匠藝系列」帶來石膏水泥、砂漿、陶瓦等工業材料,呈現擬真匠人手工製作的原始手作質感;「金屬調色盤」系列則提供多種金屬飾面紋理,搭配不同色階銀灰和香檳金,除了外觀色澤真實、不易殘留指紋且金屬反光度佳,用在曲面弧度皆能達到完美視覺效果。 重視減廢永續,突破諸多限制 現今,對環保永續的關注已成趨勢,在設計初期階段,其實就應該把建材簡化、ESG永續發展的議題納入思考中。3M商用解決方案產品部業務總經理張瑞松於會中提到:「建築市場的快速發展,造成全球建材廢棄物持續增加,3M秉持地球永續的信念,不斷開發對環境友善的解決方案。3M裝飾貼膜透過重塑擬真原始建材外觀的特性,減少天然資源開採及建材廢棄物,用極簡的科技貼膜工法減低拆除工程,讓原結構能再利用,創造不簡單的質感,同時拉長建材生命週期,為地球永續發展提供實質貢獻。」 美商3M台灣子公司商用解決方案產品部業務總經理張瑞松(左)、誠砌設計陳文豪總監(右)。 3M除了提供多元的花色材料,亦致力於提供設計從業者以及施工商更不受限於材料與施工條件的建材。3M™ DI-NOC™特耐裝飾軟片跳脫傳統建材限制,施工快速有效率、亦符合載重規範,且無粉塵、低噪音氣味,且3M的專業背膠具耐熱耐濕耐汙的極強耐候力及高穩定性,貼膜表現較無孔隙,更易清潔保養;加上延展性佳,在3D曲面也能服貼包覆,突破木頭、金屬、石材、水泥等傳統建材易受重量、環境、時間侷限,也有助於解決天然材料紋理不穩定與工匠技術等諸多外部變動因素,讓成果擁有天然的視覺效果,且更加實用、耐用、好清潔。 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滿足美觀實用、效率工法、安全環保需求。 把關材質安全,構築安心空間 另一方面,在健康安全意識的抬頭下,建材的安全性亦備受重視,儼然成為人們對建築品質的基本要求。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搭配適當材質通過「耐燃一級」測試、日本國土交通省「不燃認定」,以及「防焰」、「SGS無甲醛測試」多重安全健康認證,在符合安全法規的前提下,設計師得以透過豐富多元的花色元素,替業主打造更安全且美觀的空間。 在沙龍聚會中,3M特地邀請誠砌設計陳文豪總監分享設計與材質實用經驗。他以公司操刀的《Woosa屋莎鬆餅屋高雄大遠百店》、《果然匯竹北遠百店》與《饗食天堂 高雄夢時代店》為例,現場分享提案簡報以及精彩照片。 誠砌設計運用3M裝飾貼膜的實例。圖片提供」誠砌設計 誠砌設計運用3M裝飾貼膜的實例。圖片提供」誠砌設計 陳文豪說道:「在設計商用空間時,除了追求高端的質感外,安全性更是不可或缺的重點,因此會格外要求建材需具有耐燃防焰功能;此外,考量到商業空間通常必須快速施工,藉此有效節省施工總成本,無粉塵、低噪音,更方便於夜間施工,降低影響業者正常營業的時間。綜觀3M™ DI-NOC™ 特耐裝飾軟片的多元產品特性,相當符合現今商用市場需求,近來也受到許多餐廳、飯店等業者指名使用。」 延展性極佳,細節處也能完整包覆。圖片提供」誠砌設計 而國外包括日本晴空塔、各大車站、商場等建築皆已多元運用3M建築新材料新工法。 玻璃裝飾貼膜:兼具隱私與美觀 除了裝潢建材,3M也推出玻璃裝飾貼膜,讓設計師在變換設計風格氣氛時擁有更多選擇。DICHROIC炫彩玻璃裝飾貼膜是應用於玻璃的裝飾設計貼膜,透過專業的多膜層壓技術,能隨著光源和視角的不同,產生多變色彩,讓光感變化更為優雅;而辦公室等商辦空間特別重視窗戶、玻璃帷幕或隔間的美觀及隱私性,3M™ FASARA™ 玻璃裝飾貼膜推出全新且設計感十足的「自然、漸層系列」花色,不僅能美化玻璃,亦能兼顧採光和隱私,產品通過日本JIS A5759玻璃防飛散檢驗,若玻璃爆裂時能防止碎屑噴濺傷人,也可有效阻絕99%紫外線,在實用和設計改之間取得完美平衡。 3M™ FASARA™ 玻璃裝飾貼膜,有效美化玻璃,並利用光線及陰影兼顧採光及隱私。 資料及圖片提供」美商3M台灣子公司、誠砌設計 撰文」陳映蓁
Interior 357
簡約、理性、現代,是許多人第一眼見到USM的印象。它既是家具,又像建築結構;造型經典,卻能玩出無限可能。來自瑞士,創業超過130年的USM,走進全球的公共建築,走進無數現代居家,近年連韓劇都也不時見到它的身影。 是家具,也是微型建築 從金屬工廠起家的USM,自1960年代起,攜手瑞士建築師 Fritz Haller,打造一座容納辦公室與生產線的新型建築,並共同開發USM Haller系統家具,將USM推向現代家具的典範。 由建築師打造的USM,以堅韌鋼材、鋼管與獨特的螺絲組成,彰顯功能主義美學。高度模組化的設計,徹底實現了辦公建築的需求,從接待台、會議室、工作區到茶水間,靈活創造出無限可能。 精密可靠的瑞士品質,從材料、工匠、製作流程到產品的嚴格把關,正是讓USM一用就是數十年的關鍵。搬遷或重新裝潢時無須添購新家具,只要重新配置模組,就能讓家具滿足空間變化,實踐永續生活。 以模組化設計滿足不同尺度與功能的辦公空間。 可調節高度的USM Kitos系列會議桌。 根據不同時期的時尚和使用需求,打造美學與專業的會議空間。 瑞士品質,一輩子的歷久彌新 瑞歐典藏傢飾自1980年成立後,專門代理歐洲頂級家具,包括de Sede、SWISS FLEX、FSM等多個瑞士品牌。代理USM超過20年,負責人郭銘富對USM的品質也讚譽有加。「過去全球知名銀行幾乎都使用USM。我們很多企業客戶也是一用至少二、三十年,每次搬遷都請我們協助重新配置」。 運用模組化結構創造半開放的工作空間。 郭銘富提到,早年喜愛USM的客戶多是設計專業人士,「尤其建築師最欣賞USM的設計美學」,整面的書櫃、全區域的辦公空間,都交由USM來詮釋。近年消費者則喜歡選擇單品,自己搭配空間風格,例如電視牆、床頭櫃、廚房或浴室的備品櫃、餐車等,「也有許多公仔藏家,特別喜歡將USM當作展示櫃」。 USM的多元性讓業主可依自已喜好,設計出具自我風格的居家裝飾櫃、餐車等。 善用門片與抽屜的變化,兼顧展示、收納與隱私。 不限場域的夢幻空間。 為辦公室而生的USM,以簡約設計與純粹線條,體現多元的企業文化。充滿細節的模組化結構,不受風格限制,可自由打造時尚的接待櫃台、半開放的工作區域、大容量的收納空間、輕鬆的交流場域。無論空間尺度大小,USM都能為企業創造專業、可靠又舒適的空間印象。 畫廊空間裡的接待檯。 簡約設計、沉穩色彩,傳遞值得信賴的專業形象。 辦公室的休息室空間。 USM走進全球知名建築與公共空間 在美術館、圖書館、醫院、學校、飯店和精品店都可看到USM。從古典到工業風,從精緻到休閒,USM總能恰如其分的襯托空間質感,加上其堅固耐用的品質,更是公共場域的家具首選。 法國Triboques圖書館的書櫃陳列。 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 紐約Rachel Comey旗艦店的商品展陳。 巴黎Monocle Cafe以USM打造店面空間。 如今,USM走進現代居家,為屋主打造量身訂製的夢想之地,如收藏黑膠唱片的收納櫃、收納瓷器的餐廚櫃,或擺放貼身物品的床頭櫃。USM共有14個標準色供挑選,並提供特殊色訂製,玩轉色彩,打造個性居家。 USM Inos系列提供多種收納配件,方便智慧整合。 經營歐美頂級家具代理30多年,為了提供消費者最直接的服務,瑞歐典藏傢飾於台北、台中和高雄設立門市。一如USM的設計,一旦擁有便能陪伴生活數十年;郭銘富的服務理念也是如此,「我們不是一次性的銷售,而是提供一輩子的售後服務」,從銷售、組裝到售後服務,以專業態度創造值得信賴的消費體驗。資料提供」瑞歐典藏傢飾 文」黃詩茹 瑞歐典藏傢飾 門市資訊 台北市仁愛路二段12號1F TEL:02-2397-3980 台中市北屯區近山路99-3號 TEL:04-2452-6181 高雄市苓雅區四維三路3號1F TEL:07-335-4737
Interior 357
即將迎來250周年的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提早從2023年開始,規劃一系列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色上市計畫。品牌選定兩大花邊暢銷系列-半花邊和公主系列,自今年一路到2025年,將年年推出新色,為250周年提早慶祝;選定以珊瑚粉色作為新色首發,之後將陸續再推出其他顏色。 半花邊珊瑚粉系列以最受歡迎的經典半花邊藍色唐草為出發點,為了呼應皇家哥本哈根於1888年由品牌藝術總監Arnold Krog經改良後所推出的半花邊唐草開始廣為人知,又於相隔90年後的1978年再度推出極簡化的公主藍,從此這兩個系列成為皇家哥本哈根花邊家族的兩大中流砥柱。這也是品牌在250周年前夕選定這兩個系列上市新色的特別含意,它們奠定了皇家哥本哈根的基礎,也讓大眾不忘回顧這一路走來的工藝傳承,見證百年手繪的歷史。 半花邊唐草系列。 公主藍系列。 皇家哥本哈根的色彩DNA 皇家哥本哈根的丹麥藍,手繪經典的藍白瓷,已經是品牌的代名詞,但在這悠久的品牌歷史背後,其實蘊含著更深的寓意。在18世紀的後期,皇家哥本哈根的工廠裡,擁有許多不同顏色的故事和創作,畫師和工匠們用以專業的工作態度,沒日沒夜的嘗試無數的色彩於餐瓷上。1802年創作出擁有最高工藝的系列-丹麥之花,栩栩如生的豐富色彩,透過畫師專業的手繪技巧、捏花師的精湛手工,讓丹麥原生植物圖鑑中的花卉,成為至今無人能超越的皇室餐瓷傳說。 走過247個年頭,這一路上的調色、燒製,皇家哥本哈根奠定丹麥藍為品牌色,透過這百年的經驗傳承,品牌對顏色的深刻理解也成為了日後開發新色的基礎;了解不同的顏色和調製,經過高溫燒製後的變化,反覆嘗試就是為了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餐瓷產品與體驗。 珊瑚粉花邊系列。 在19世紀後期,皇家哥本哈根工廠曾經將當時成功調製的莓果粉色,賣給了當時在紐約的Tiffany,這也是為什麼在回顧19世紀這個奠定品牌基礎的重要里程碑時,決定改良出珊瑚粉色,作為新色系列上市的第一個顏色。強調過去89,000多個日子以來,品牌總能不忘過去的經驗,不斷推陳出新,「創造更多不一樣的餐瓷體驗」的初衷是一路往前走的動力。 珊瑚粉花邊系列。 珊瑚粉在許多設計師的眼中,是最容易與深色相搭的色彩,例如炭色、黑色和深藍色,能夠營造平衡視覺和呈現美感,帶來極為成熟而高級的質感,簡單搭配即可呈現講究的生活美學。珊瑚粉的蕾絲系列,主要可運用在早餐、早午餐或是下午茶的點心時間,讓餐桌呈現輕快愉悅的氛圍。 珊瑚粉花邊系列。 皇家哥本哈根現任設計首席說道:「蕾絲家族是品牌的經典圖案,我們利用柔和的珊瑚粉,讓整個餐桌在視覺上看起來更摩登時尚,以及陳述品牌這247年來的傳承和故事,成為經典不朽的餐桌布置。珊瑚粉除可單獨使用外,搭配上經典的藍白瓷,更能突顯使用者的高貴品味。」 珊瑚粉花邊系列。 珊瑚粉蕾絲工藝:釉中彩 皇家哥本哈根的藍白系列皆為釉下彩,在素燒後進行手繪,再將作品浸泡於釉缸內後進行第二次燒製,此次燒製又被稱為「亮澤窯燒」。 珊瑚粉花邊系列製程。 而新色珊瑚粉為完整保留呈現柔和的顏色,則採用釉中彩製作方式,是品牌餐瓷三種製程(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中最為困難,也最具專業的燒製方式,因其製程的工法和燒製溫度掌控,都較為釉下彩來的更需要技巧。 珊瑚粉花邊系列製程。 釉中彩為素燒完成後的素坯,直接浸於釉缸內後進行亮澤窯燒,再於上完釉的餐瓷表面進行手繪。手繪完成後,再以約1200℃的高溫燒製,將手繪使用的顏料牢牢附著於最底層的釉上,形成堅固裝飾,再浸於釉缸內後,進行第二次的亮澤窯燒。 珊瑚粉花邊系列製程。 珊瑚粉花邊系列製程。 資料及圖片提供」皇家哥本哈根 編輯」陳映蓁
Interior 357
今年是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Euroluce)第31屆的雙年展,為了慶祝展會的回歸,主辦單位委託Lombardini22設計工作室對展覽規劃重新進行思考,摒棄原本的棋盤型布局,從而發展成為更智能、更人性化、更融會貫通和更永續的展覽空間。策展團隊以義大利城市中心的空間布局為靈感,以人為本、以觀眾體驗為基礎,設計一條顛覆傳統、流動且自由的環形路線, 將展覽打造成一座「光之城(The City of Lights)」。這樣不僅能確保每個展館之間能更好的銜接、簡化參觀路線並提高參展商的能見度,還創造了一個能夠產生情感共鳴的場域。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 Andrea Mariani 由Formafantasma設計的「Aurore 舞台」是展會的核心,講座與大型活動都在此舉行,設計團隊用沉浸與反思兩大概念, 激發關於光的全新體驗。Martina Sanzarello策劃的「FIAT BULB. 愛迪生症候群」特展,將工業材料以循環的形式構成,來向經典的白熾燈致敬;Massimo Curzi則策劃了「Hélène Binet. 自然、時間和建築」特展,通過展示攝影師Hélène Binet的作品,探索自然光與建築、自然與時間之間的關係,並用敘事的方式解讀建築大師的作品。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 Andrea Mariani 「藝術與插畫書店」也是另一個重要的空間,裡面擺放不同形式、探索光、設計、建築和室內項目等主題的文學書籍,是名副其實的文化亮點。與典型的書店佈置不同,在這裡不僅可以購買書籍,還可以像在圖書館一樣自由翻閱,期望參觀者能以有趣的方式接觸設計的世界。 「Wave Murano Glass」是一個來自於吹製玻璃藝術發源地—穆拉諾島的玻璃品牌,在2023米蘭國際家具展 上,品牌透過模組化設計呈現光與玻璃之間的特殊關係。Glow檯燈是和產品設計師Riccardo Fasolo合作的照明設計,通過玻璃熔合技術,將玻璃錐體和LED組合,創造出美妙的燈光效果。(Wave Murano Glass) 「Ligne Roset法國家具 」DORIC桌燈是設計師Oriol Llahona對當代極簡的重新詮釋。選用精緻的拉絲黃銅手柄,穿過細膩的威尼斯口吹玻璃,打造出典雅的燈桶外型,而小巧造型方便隨處移動。當光源穿越玻璃後,為空間帶來微美的氛圍照明。(赫奇實業有限公司) 由Norm Architects設計團隊打造的「Audo Copenhagen」Column,是一款簡約、現代,富有斯堪地納維亞色彩,以及科技感的輕巧移動式燈飾作品。不管是清新感的鋁銀色或是優雅的古銅色,精緻的金屬質感更顯知性與實用;搭配充電式設計,讓使用者能輕鬆攜帶,滿足新時代的機能需求。 (潤舍.生活家居Luxury Life) 「promemoria」Nebula燈飾是將兩個耦合的玻璃嫁接在古銅色的黃銅底座上,用兩種相異材質的交錯,成為光線漫射的元素。壁燈款式像霧中的燈塔一樣,一圈圈向外擴散,照亮著空間;而桌燈則透過半圓形的組合 形式,展現如魚鰭般的彩虹色澤,讓玻璃中的氣泡、黃銅的粗糙與不規則造型,透過光的變化展現出各式面貌。 (易雅居) 「Crate&Barrel」Batten戶外柚木餐桌椅利用清新的線條和天然木材,幫你打造舒適愜意的戶外生活空間。選擇經FSC®認證的柚木搭配天然水性飾面,透過木材的大膽紋理,勾勒出帶有線性外觀和極簡主義的餐椅輪廓;座墊則選用防紫外線的面料,更加適合戶外使用。(特力恩瑞股份有限公司) Loop是一盞來自未來的光,也是「Tala」訴求永續、美感與效能兼具的全新照明系列。以精密切 割、一體成型的陽極處理擠製鋁呈現出的砂霧面質地,以及具暖黃光效技術的球形LED燈泡,在黑色與金色的襯托下,讓溫暖的燈球隨著色溫的轉換,釋放出一種復古原始卻輕盈的自然氣息。(Light Plus歐洲當代設計燈飾) 「Tacchini」GUNTA立燈/屏風的直立式結構,加上造型如雲朵般的輕盈感以及木質基座支撐,用漂浮雕塑的設計概念來呈現這款燈飾。它採用Cocoon樹脂纖維材料技術噴製而成,創造出柔軟有彈性並能緊貼金屬骨架的包覆外型,為空間帶來溫暖的光源,營造出舒適又柔和的氛圍。 (JYT Design居雅堂)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Interior 357
光會影響人們的感知、言行、偏好、行為,甚至是情緒。因此,現代的照明設計師不僅要結合科技技術的發展,還要兼顧光的哲學思考, 從而提出新的概念,改變未來燈具的設計方式,2023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Euroluce)即帶來未來燈具燈飾的設計趨勢。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Diego Ravier 「永續發展」,在過去十年裡,節能環保一直是照明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為此,在設計層面開發了新的、低耗能和高效率的LED光源,搭配定時開關和調光功能,能依據使用情境與需求調整,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浪費;在生產方面,使用可回收或可循環的材料製造和配送,進而減少製造對環境的污染。「數位化」,透過與人工智能系統的相互串連,讓使用者能夠更輕鬆、高效地管理光的使用。物聯網控制系統不僅提高燈具燈飾的使用效能,還能藉此搜集使用者數據,方便未來創建個性化的照明。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Diego Ravier 「以人為本」,照明設計不再僅是一個照亮空間的規劃,而是為了改善人類言行,並提供幸福感和舒適感的設計。其中,神經科學被視為照明設計的重要參考領域,因為它可以闡述人的生理和神經特徵與其所處空間建築之間的關係。以人為本的照明就是希望透過提供高品質的動態光線,使人們擁有良好的空間感受。「戶外照明」,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室內和戶外的界線已經逐漸模糊,甚至不存在;戶外照明設備提供介於這兩個空間之間的照明解決方案。 在「設計」層面,除了科技之外,融合了詩意、情感和美等元素,帶來新穎、具有多重美學和裝飾的作品。像是由簡單的形狀與柔和的色彩組成的極簡主義;將天然材料和科技複合材料透過工藝技術結合;打造小巧且便攜的尺寸,方便攜帶和移動等。 Vesta 沙發是「Furninova」的經典暢銷款式之一,帶有現代又簡單的北歐風格,座椅深且坐感舒適,在任何空間裡都 能呈現出樸實愜意氛圍。2022年開始,更設計出許多模組外觀,強調有機曲線、自然線條,讓使用者可以透過各種模組選擇與面料搭配,為空間帶來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感覺。 (羅奇尼歐洲進口家具) 「Flos」Parentesi懸掛式吊燈是實驗性風格大師Achille Castiglioni的作品,他在強韌的鋼纜之中加入不鏽鋼的曲管,特殊的角度設計讓其可以自由調整高度,是一款結合諸多巧思的細膩之作。Partentesi D50吊燈是為慶祝50週年的紀念版本,特別以綠色地球概念,選用環保可回收的PET材質,打造一 個專屬的透明收納盒,別具收藏意義與價值。 (潤舍.生活家居Luxury Life) 「Slamp」透過獨特的設計,讓燈飾散發出輕盈魅力。Tulip Suspension的每朵花都是經過獨特的工藝精心製作而成;用隱形的電纜輕柔地支撐著懸浮的花朵,花與花之間則透過微細的連結線相連,並以低電壓進行電力傳導。為了讓燈飾更符合個人喜好和不同的空間大小,Tulip Suspension提供了多種配置選擇,讓你可以打造獨一無二的花束燈飾。(居禮安國際家居) 「Natuzzi Italia」Germoglio是一款別具意義的造型LED桌燈,它呼應品牌在2022年米蘭設計周創建的Germogli di Marcantonio裝置藝術,用嫩牙造型象徵品牌的重生,也是對人類與自然的結合致敬。設計師Marcantonio將其轉化一盞充滿詩意的燈,透過金色鏡面來增強室內空間的光影效果,呈現如地中海般的溫暖與充滿陽光的氛圍。 (華泓國際) 「Contardi」Baggy是一系列具有隨意和俏皮情緒的燈飾。每個Baggy都是由不同尺寸的獨立模塊組成,可以讓使用者隨使用情境自由組合變換。Baggy採用緞面聚碳酸酯製成,帶有褶皺的不規則外觀;搭配柔軟的紡織繩索水平抑或是垂直懸掛,展現其多變且逗趣的設計精神。 (易雅居) 「DIMENSIONE CHI WING LO」是以建築師盧志榮的名字命名的品牌,他在設計上獨特的追求,在工藝上對細節的把控,以及在材料選用上的創新,為家具創造了新的標準與展望。其設計不僅簡潔、多功能,還能適應全球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家具潮流中,用對家具設計的愛好和熱情,讓作品能保持永恆。(JIEHAUS捷行國際家居)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Interior 357
第61屆米蘭國際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Milano)於4月18至4月23日在米蘭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在經歷了新冠疫情後,米蘭國際家具展希望能展望未來、銘記其悠久歷史,並將永續性和環境意識融入家具生產之中;除了延續去年「從『新』 開始,放眼未來」的永續發展主題,今年展會更專注在取之於自然的材質、有機的流線造型、戶外家具、色彩療法、生活的辦公空間、慢奢品、泛設計、當代極繁主義等多樣化議題。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 Ludovica Mangini 2023年的展會內容集結了米蘭國際家具展、國際家飾展、國際辦公家具展、S.Project、第31屆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Euroluce)以及第24屆的衛星展(SaloneSatellite),共有來自37個國家、兩千多家品牌廠商參與。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 Alessandro Russotti 「未來的展覽會是什麼樣子 ?」秉持著以人為本理念的米蘭國際家具展,用今年展會中的三大改革來回應這個問題。「單層展覽」,重新規劃展場佈置與參觀路線,透過統一視覺與敘事角度,增加參觀者與品牌的互動並強化參觀體驗;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的重新布局,打破傳統規劃思維,以一條環狀的城市路徑,簡化並集中參觀路線;最後,是為兩年一次的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增加更多元的內容,從建築、攝影到藝術等,有來自不同世代、國家的策展人策劃和組織展覽、講座、 工作坊以及藝術裝置,豐富展會活動。 Courtesy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and photo credits : Ludovica Mangini 主辦單位期望,米蘭國際家具展不單作為一個設計展會,它能成為全球設計實驗和交流的中心,一個創造文化和產生靈感的地方,一個包容的交流空間,以 及一個能實現設計價值的場域;並為設計產業「創造永續價值,重新設計未來的展會體驗」。 將傳統工藝結合創新設計,是「Giorgetti」的品牌精神之一。KARPHI是一款具有多種組合變化的模組化沙發,擁有優雅、輕盈以及非凡的舒適感,沙發的扶手和靠背透過同色系或對比色的縫線增添活力氣息,用極具現代感的線條重新詮釋經典設計,為居家帶來溫馨又活潑的風景。(易雅居) 「Louis Poulsen」Pale Rose淡粉玫瑰系列源自於設計師Poul Henningsen對光線和顏色交互作用的鑽研,用色彩營造出溫和柔美的照明效果。2022年米蘭展推出的淡粉玫瑰色PH 2/1桌燈和PH 3 1/2-3吊燈獲得熱烈迴響,2023年米蘭展再擴大推出限定款的PH Artichoke松果吊燈、PH 2/2 Question Mark桌燈,PH 3/3吊燈,PH 3/2桌燈及VL45 Radiohus吊燈的Pale Rose系列,讓經典設計得以延續。(JYT Design居雅堂) 「Brokis」Trottola是一個全新的吊燈和桌燈系列,帶有陀螺般的外型,總讓人回憶起童年的快樂記憶。它的設計美學不僅體現在造型上,光線的變化也十分迷人。當光穿透蛋白石擴散器與手工吹製的乳白色玻璃,為空間呈現出有趣的陰影和對比;搭配調光器,讓你能隨情境與心情,調節亮度和色溫,輕鬆轉變空間氛圍。(潤舍.生活家居Luxury Life) 撰文」歐陽青昀 資料及圖片提供」各大廠商、Salone del Mobile.Milano
Interior 356
台灣驪住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岩根 聡太郎 作為世界第一的建材集團,LIXIL驪住集團集結建築材料、廚具、衛浴等多項國際知名品牌,為居住與生活提供最佳服務方案。 近期,位於台中14期的順天建設King's Road就以LIXIL Kitchen作為料理空間的首選。台灣驪住設備董事長岩根聡太郎說:「『超越客戶期待』是LIXIL的設計理念,而King's Road也希望為消費者打造最舒適的生活空間,彼此的理念非常契合」。 LIXIL Kitchen,不可小覷的收納力 走進King's Road,開放式的外廚房與明亮寬敞的生活空間融為一體。選用LIXIL Kitchen中最高等級的RICHELLE SI系列,歐式優雅外觀,結合日式收納功能,讓最容易看似繁雜的廚房也能化收納於無形。 輕鬆推開中島後方的巴士門高櫃,是RICHELLE SI系列的獨家設計,充分收納的大容量空間,不易堆積灰塵。中層則的設有下拉式門片,讓料理過程中的取物更加便利,岩根聡太郎說,「這樣的巧思,也是我們傾聽消費者的回饋研發出來的」。而最下方的足元抽, 也有充裕的收納深度,處處顯示LIXIL Kitchen的收納力。 RICHELLE SI系列,以歐式優雅外觀融入生活空間。 近年開放式廚房漸受歡迎,掌握流行趨勢的門片風格與室內裝潢的搭配,透過「廚具家具化」,讓廚房與其他生活空間融為一體,身心充滿開放感,居家更具整體性。擁有絕佳收納的同時,又不會流露太多的生活感,也是RICHELLE SI系列的表現力。 除了外觀與收納,吊櫃門片內側的防震扣更兼顧安全考量。當感覺到晃動時,止動器會自動下降,並將櫃門鎖上,防止收納物品因門片開啟而掉落;當晃動停止時,就會自動解鎖,為使用者的安全把關。 愉悅的料理,來自貼合人性的設計 令人驚艷的LIXIL Kitchen,總是比使用者想得更多、更貼心。岩根聡太郎說:「因為我們的理念是『貼合人性的設計』(Human Fit Technology)。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非常深入的使用者分析,並運用最新技術解決我們觀察到的問題。」 而這一切都在LIXIL Kitchen的實驗廚房發生,透過真人操作,以21個感應點紀錄烹調動作,長達3,000個小時的研究。都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動作,讓拿取器具更省力、料理動線更流暢。 例如LIXIL Kitchen的專利產品「樂取抽」,運用槓桿原理輕鬆開關,打開約30公分就能拿到最常用的道具。「樂取抽的開闔可以讓使用者減少30%的力氣,也是來自於我們對人體動作與肌肉使用的研究」。 岩根聡太郎也提到,「這些功能設計都是為了製造出讓消費者開心使用的產品」。因此研發過程中,曾測試市面上超過150種刀具形式、500種以上的調味料種類,除了講究收納量,也揣摩消費者的使用心情,「就是為了打造最不費力氣,使用最輕鬆的廚房」。 可輕鬆開關的樂取抽屜與聰明運用空間的收納術。 從廚房開始,享受美好生活 從LIXIL Kitchen前身的SUNWAVE時期,生產日本第一座不鏽鋼流理台,如今LIXIL Kitchen的產品從日本走向國際,也走進台灣居家,耀眼的市占率正是消費者對LIXIL Kitchen的信任。 「相較於日本,台灣的雙薪家庭很多,也許週末才有時間下廚,希望透過貼合人性設計的LIXIL Kitchen,讓大家在週末也能輕鬆料理,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投入興趣」,岩根聡太郎說。 他也分享,台灣民眾越來越追求美好的生活體驗,像King's Road這樣追求舒適生活的住宅會越來越多,「LIXIL集團旗下的品牌,將運用我們的技術優勢,繼續導入符合台灣消費者期待的產品,為大家打造最舒適的優質生活」。 以流暢的動線規劃與收納功能,讓料理更輕鬆省力。 圖片提供」台灣驪住 撰文」黃詩茹
Interior 356
丹麥家居品牌&Tradition延續與Panton家族密切合作,2023年再添VP Flowerpot 五色新成員,並再版Verner Panton大師70年代原創黑白波紋吊燈,共計六款,以躍動活力色調,再度演繹Flowerpot的傳奇歷程。 而取得取得&Tradition台灣燈具代理的瑪黑家居,獨步全台引進Flowerpot 2023年新色燈款,並於2023年6月1日瑪黑家居線上與線下門市同步開賣。為讓消費者能輕鬆接觸大師作品,與經典常在,瑪黑家居更於概念門市台北安和、台中新光三越中港與7樓Living Space同步規劃商品展覽。 瑪黑家居台北安和概念門市商品陳列。 瑪黑家居台北安和概念門市商品陳列。 五款新色,重譯色彩精神 身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丹麥設計師之一,Verner Panton設計了許多具標誌性的家具燈飾。其中,雙半球形組合的Flowerpot經典燈款於1968年誕生,具有簡潔設計和強烈色彩的特徵,是Verner Pantone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也成為風靡全球的家居設計Icon。此次推出的新色與原創黑白波紋圖案設計,其靈感皆可溯源自70年代,是Panton大師深愛且經常運用的色彩。 photo credit-Verner Panton Design AG Verner Panton曾說:「選擇顏色不應該是一場賭博。這應該是一個有意識的決定。」在翻閱並參考家族設計檔案後,2023年式新款確定由Swim Blue(澄藍)、Cobalt Blue(鈷藍)、Dark Plum(絳紫)、 Vermillion Red(罌粟紅)、Tangy Pink(亮粉)五款新色出線,以重現Verner Panton與色彩共存精神。 燈具的有機形體和俏皮活潑的設計,呼應了1968年發表的Flowerpot,設計時代背景橫跨Space Age邁向Disco風格,充滿青春洋溢的嬉皮、倡議自由、表達自我意識等突破性議題,希望在疫情過後的日子,人們仍能重拾生活的熱情和活力! Cobalt Blue鈷藍 鈷藍是Panton在早期創作中出現的原創色,1968年的Visiona 0展覽中就使用此色,帶來仿若宇宙盡頭般神秘深邃的體驗。具有強烈且當代色調,充滿神秘的幻想。 Swim Blue澄藍 取自水面泛出的澄藍色調,營造出更為清新且細膩的意象,正是一種夏季的清爽之藍,為居家空間中帶來靜謐的氛圍,並恰如其分地增添輕盈氣息。 Dark Plum絳紫 這個色調在Panton經典作品曾出現過,具有獨特的神秘氣質。深沉有力的絳紫色在紅色的絢麗中加入紫色的迷幻,又融合黑色的沉靜,為空間質感與厚度。 Vermilion Red罌粟紅 衍生自經典紅色唇膏。紅色是Verner Panton最熱衷的顏色之一,跳動而熱烈的鮮紅色調,點燃空間的火花、激發生活靈感,又充滿復古的經典張力。 Tangy Pink亮粉色 時尚活潑又不失格調,自帶呼之欲出的活力與能量,為居家帶來新鮮飽滿的色彩,並營造自由開放的氛圍。是Flowerpot全新配色,此抹色調在1986年Verner Panton 60歲生日派對的邀請函中便可以尋見。 有機波浪紋,柔和外觀 今年&Tradition同步推出黑白波紋圖騰的Verner Panton原創再現版,利用有機、重複的波浪紋,柔化最大尺寸吊燈的整體外觀。 根據VP家族檔案記載,這種令視覺出神、如幻視催眠曲線的復古圖騰,於1970年首次面世,靈感擷取自Panton於1968、1970科隆家具展期間,替化學企業拜耳,以化學元素複合家居家飾為創作概念,展出名為《VisionaII》的主題空間展覽,元素由鮮豔色彩、有機形式,設計出印象藝術的沉浸式多樣空間體驗。 Verner Panton(1926-1998) 畢業於哥本哈根皇家藝術學院,師承丹麥設計巨匠Arne Jacobsen,走向了空間與家具設計之路。以前衛的作品和對材料、形狀以及大膽使用顏色的實驗而聞名於世,在其設計生涯中,他提倡「顏色在設計中具有本質意義和功能,透過顏色使作品的形狀更為耀眼突出」。60年代和70年代,因著對環境的熱情,他更沉浸於室內設計,將其充滿獨特個人風格的圖騰和未來主義的設計風格,運用在家具、照明和紡織品,是當代最有代表性的設計大師之一。 資料及圖片提供」瑪黑家居 撰文」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