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搜尋關鍵字: 極簡

話題 / 賴志盛「接近」 俯瞰北美館風光

台北市立美術館發表全新年度計畫「接近Closer」由藝術家賴志盛操刀製作,於 2020 年 6 月 25 日起正式開放。邀請觀眾親臨想像的「池畔」巡遊,倚欄佇足高懸的棧道,以往下眺望的視點,俯覽北美館挑高大廳的一池光景。 賴志盛 1971 年生於臺北,曾...

生活 / 郭柏伸:家具是生活中富有溫度的元素

觀察奇逸設計的作品,家具常是設計亮點之處,不論是因其獨特線條或者搶眼色彩,郭柏伸總能藉由家具與軟件為空間增添不同的個性與氛圍。《室內》雜誌特別邀請郭柏伸設計師參與本期「收藏經」企劃,分享他在實際施作的經驗及家具選擇依據,並談談他所...

生活 / 家中的娛樂體驗

網際網路由最初的軍事、學術用途,隨著商業化服務普及於現代人的生活中,自媒體時代的來臨,不管是拍攝抑或是播放高畫質影像皆是普羅大眾可以完成的事情。影片取得的管道日漸多元化,大眾對於娛樂的需求也不斷提升,在重視質感的時代,人人可將劇院規...

焦點 / 白色‧對白

採訪開頭,李中霖即表明:這個居家作品象徵雲邑回歸白色空間的又一階段。的確,溯源最初,2000年雲邑創立,李中霖試圖跨出空間風格主流,以純白極簡作品在市場初試啼聲,為當時帶來清新焦點。因本心趨動,醉心美學的李中霖多年來持續將藝術、劇場、創意等...

生活 / 更安全、更聰明的通用規則

衛浴空間除了早晚皆使用頻繁,水氣的潮濕同時出現了安全的疑慮。水氣降低了物與物之間的摩擦力,就容易造成滑倒的情況,不僅重力加速度,狹小又壅擠的空間,讓風險以及傷害遠高於一般的跌倒。衛浴空間也成了家中落實通用設計的主要領域之一,包括考量...

生活 / 通用設計 衛浴規劃

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最初的概念,源自於1950年代丹麥的N.E. Bank-Mikkelsen、美國的Wolf Wolfensberger博士、瑞典的Bengt Nirje醫生都相繼提出正常化原則(normalization principle)之觀念。「正常化原則」是特殊教育中的重要原則,提出...

生活 / 家,是日常的學習場(論述篇)

隨著生活質感意識崛起,人們對於兒童的日常教育與美學感知愈發重視,親子空間與兒童房成為許多住宅設計的一大重點,《室內》4月刊企劃中特別邀請陳鴻文、張育睿及郭宗翰3位風格殊異的設計師參與,分享其優秀的親子空間與兒童房作品,以及對於兒童空...

生活 / 沈志忠,因共鳴而啟的收藏路

從事室內設計領域17年,沈志忠對於家具與藏品的了解,使他在分享時對於各大經典品牌與設計師的風格與經歷信手拈來,而回到設計師身分,沈志忠也時常需要為業主搭配各式合適的家具,除了考量空間尺度、材質運用、設計風格導向之外,沈志忠認為更應該自...

生活 / 劉榮祿:家具應該有自我獨特的個性

在成為室內設計師之前,劉榮祿曾浸淫於藝術的涵養多年,藝術家的出身背景,使他在家具與空間的選擇搭配上具有獨到的看法,在其設計作品中,不乏見到風格十分特殊的選品,令人好奇他如何將其運用於空間之中,創造出一個個具有個性的空間。本期《室內》雜...

生活 / 紅色象徵和意義

至今,紅色被廣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紅綠燈的「紅色」是停止,比賽中的「紅牌」代表犯規,警告標誌大多使用紅色的文字或是圖像呈現,是因為「紅色」是可見光譜中波長最長的顏色,此特性讓紅色成為最容易引起人們注意的顏色,久而久之,「注意、禁止」等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