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全新文化地標「內惟藝術中心」,日前因高雄電影節首次對外開放,廣受影迷好評,也吸引不少民眾駐足拍照打卡,再加上結合全台最美輕軌段「龍貓隧道」的加持,便捷的公共運輸與自然綠意、藝術人文巧妙融合,即日起啟動第二階段試營運,可至藝術中心官網線上報名,體驗無界限的美感生活。
內惟藝術中心外觀。
成為自然與社區的發散中心
內惟藝術中心面向的內惟社區,舊名「內圍」從早期便是高雄平原的重要傳統聚落,也曾是早期平埔族-馬卡道族的生活場域,到了日治時期,內圍改稱內惟,亦因地形優勢而有了水泥、鋼鐵等產業發展。
展覽內容跳脫美術館展示思維,盡量貼近大眾生活。
「內惟藝術中心」是高雄「大美術館計畫」的一塊關鍵拼圖,由知名建築師劉培森設計,這座融入自然景觀、擁抱社區的綠色建築,也在日前榮獲台灣年度建設的最高獎項「2022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殊榮,並被推薦角逐「全球卓越建設獎」。
純白的文化地標,也企圖成為自然和社區的鏈結。
開放式動線,形塑室內流動感
內惟藝術中心是繼高美館、兒童美術館後,美術館藝術生態園區內的第三個館所,而營運上則為高雄專業文化機構轄下三館(高美館、高史博及電影館)共構。室內面積約833坪,小而美的內部空間無柱無樑,透過開放式的動線規劃,融合了展覽、影廳、選物與輕食等複合機能。
內惟藝術中心一隅。
為維護觀展品質與展覽作品安全,藝術中心第二波試營運開放將採線上預約制,即日起民眾可分時分流入館參觀,預約系統將保留半數名額予內惟在地人,企圖透過人流的管控來測試場館內最佳的參訪人數上限,以規劃未來正式營運時最佳的營運模式。
「SO_UP」於內惟藝術中心內打造蔬食新飲食概念店。
策展上則跳脫傳統殿堂式的美術館展示思維,結合主題性影展規劃,並提供生活設計選品、輕食餐廳café等服務,貼近常民日常。第二波試營運採線上實名預約制,相關資訊可至藝術中心官網(www.nwac.org.tw)或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NeiweiArtsCenter)查詢。
資料及圖片提供」內惟藝術中心
編輯」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