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 數位設計
話題 / 協槓藝術家 YEN TING CHO工作室正式亮相
卓彥廷工作室YEN TING CHO Studio。 現代藝術發展日新月異,不僅在於創作技術,也展現出現代人借助科技拓寬的眼界、更著重於個人視角對世界的解讀和表達手法,藝術家卓彥廷博士自創YEN TING CHO品牌,自科技跨界設計,探索不同專業的視角,帶領團隊...
特別企劃 / 【特別企劃︱室內35】 方俊傑《室內interior》是一部活歷史
35歲對我而言是很瘋狂的一年,特別聚焦在數位設計和數位製造,和同好一起成立了DMO。 更多內容請見>>https://interiormj.pse.is/6f6faf
話題 / 室內35 │ 方俊傑 《室內interior》是一部活歷史
方俊傑 形構設計Morpho-Design 總監 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 兼任助理教授 形構設計以型態/構造為主軸,為使用者創造空間的獨特性及專屬性,慣於打破既有空間框架,強調型態置入空間後的設計探索,構成美學與生活啟發,藉由當代技術到構造型式的運用全...
觀點 / Designer's eyes|案例研究:CAD&CAM(二) 以金屬為例 / 懸吊桌+回顧
案例E. 懸吊桌 此案例我們將金屬與其他材料做結合,在這裡所使用的是引擎繩,企圖展現鋼材冷硬與線條構成韻律所帶來的張力。在幾何學中,有一種特殊曲面稱為「直紋曲面」(Ruled Surface),意指一個曲面能由直線通過的連續運動構成,如錐面和馬鞍面皆...
觀點 / Designer's eyes|案例研究:CAD&CAM(二) 以金屬為例 / 波浪管天花+彈簧牆
案例C. 波浪管天花 波浪管天花起源於我們在建模練習中發現,同一管徑的圓管,在經過一個曲面切割後,可以獲得完全不同且連續變化的圓管斷面,此一現象看來稀鬆平常,卻讓我們在數位設計與加工的思維中思考,觸及一直討論的「在可控中創造變化」。由...
話題 / 邵唯晏 │ 2009年TID Award「新銳設計師獎」得主
"設計師是結合洞察力和整合力於一身的美學實踐家。" 邵唯晏活躍於設計界、學術界和藝術界,承襲當代非線性的思維脈絡,前瞻的思考和作品引起各界的關注,過去媒體稱「野蠻80後」,現稱為「超智人」。他主持國內外幾家設計公司,在國際上...
觀點 / Designer's eyes|案例研究:CAD&CAM (一)從木料談起 / 實木量體+回顧
實木量體 2016年,因緣際會下,我們進行了一個大計畫,在空間領域,過去對於機械手臂的討論多存在於學校內,有過一陣子各個學校一陣熱度大量引進機械手臂與3D列印等各式數位生產設備,但卻無從研究與運用。我們從產業界的角度思考著,機械手臂確實進到...
觀點 / Designer's eyes|案例研究:CAD&CAM(一)從木料談起 / 板材構成
板材構成 木料板材的加工主要指:裁切行為是透過設備機器以輸入數值的方式來取代人力,進行橫向與縱向兩個方向的平面裁切,更進步一些則可由三軸加工機(xyz)來進行裁切,並可隨裁切所需更換不同的刀頭。透過加工機進行板料裁切最大的突破在於,當使...
觀點 / 數位工匠 │ 型態探索與實踐 ‧ 緣起
關於型態與製造實踐,應該要從工具談起,因為設計發展是一系列思考的碰撞跟辯證,而工具則影響著設計思考中的脈絡、順序、組成、延續……,但與型態探索並沒有絕對的關係,這是一直以來大家在此類討論的盲點。 工具廣義的包含了手繪手...